摘要 “十一五”期间,福建船舶工业历经了2006年至2008年船舶市场百年不遇的“井喷黄金期”,也经受到突然袭来的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风暴”的严重影响。在国家船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福...
“十一五”期间,福建船舶工业历经了2006年至2008年船舶市场百年不遇的“井喷黄金期”,也经受到突然袭来的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风暴”的严重影响。在国家船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福建船舶工业紧紧把握住前三年难得的发展机遇,奋力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交船难、接单难、融资难”的三大难题,船舶修造能力显著提升。 修造船生产显著提升
在国家陆续出台的《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15年)》、《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及福建省相继颁发的《福建省船舶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福建省船舶工业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福建省船舶产业调整振兴实施方案》的指引下,一批修造船项目相继投产,修造船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截至2010年底,福建具备修造万吨级以上船舶企业45家,拥有船台65座,总容量达125万吨,其中3万~5万吨船台13座,5万~10万吨级船台6座,最大单船建造能力为8万吨,年造船生产能力360万载重吨。船坞41座,坞容量218万吨,其中建成或即将建成的20万~30万吨船坞5座,10万~20万吨级船坞6座、5万~10万吨级船坞4座。基本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年造船生产能力350万载重吨和船坞容量200万吨的目标。
据统计,全省船舶工业“十一五”期间共投入基本建设资金达101亿元,完成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达53项。
厦船重工公司二期技改项目全面完成,形成了单船8万吨级生产能力;该公司设计建造拥有12层汽车甲板、可运载4900辆汽车的汽车滚装船,被命名为“礼诺·厦门”号首航日本大阪。至此,厦船重工批量建造的4900卡汽车滚装船达到16艘,产值达到近百亿元,出口创汇数十亿美元。同时,厦船重工承接建造福建最大吨位的8.2万吨散货船,还投巨资研发容量更大的6000~8000车位汽车滚装船。
冠海造船工业公司从2006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07年下半年投产,2008年出产品,还开了福建首造8.03万载重吨散货船的先河。截至2010年底,冠海造船工业公司已实现交船15艘,实现工业总产值38.76亿元,创造了福建船舶工业建厂、投产、出产品、交船最快的奇迹。
华东船厂的10万、18万、30万吨级船坞已经和即将投产,大大提升了福建修造船生产能力,年前已开工建造5.3万吨级船舶,拉开造船的序幕。同时,还着手修理30万吨以下的船舶,目标是成为东南沿海修船大厂。
福州利亚船舶工程公司2007年开始与马尾造船公司合作,从建造舱口盖和分段开始,通过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已具备修造8万吨以下船舶的生产能力。该公司已成功建造了3.2万吨木材运输船。
泉州造船泰山船厂的两座10万吨船坞和两座30万吨船坞也将陆续投产,将促进福建船舶工业布局更加合理。
此外,福建白马船厂、闽东丛贸、福建东海船厂、长兴船厂、诚丰船厂、环澳船厂等一批改扩建项目也已相继建成投产,使福建修造船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
经过“十一五”的发展,福建已基本形成了以马尾造船、东南船厂、冠海造船、华东船厂、利亚船业为主体的闽江口船舶集中区;以白马港为中心,沙埕港、东冲湾、漳湾同步发展的三都澳船舶集中区;以泉州船厂修造船为主体,拓展甲板机械等船舶配套产业的湄洲湾船舶集中区;以厦船重工为龙头,带动漳州湾修造船业发展的厦漳湾船舶集中区的产业格局。
船舶产业协调发展
在船舶修造业迅速壮大的同时,福建省的游艇业和船舶配套业也得到了同步发展。
目前,福建游艇制造业和相关联企业达30余家,年游艇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年创游艇产值近15亿元。游艇业主要以厦门和漳州湾为主体,泉州、福州、宁德同步发展。2010年厦门五缘湾游艇、帆船成交了84艘,成交额达4.5亿元。经过“十一五”的发展,福建游艇业已步入国内先进行列,其出口额位居首位。
船舶配套业已有长足进步,福建共有船舶配套产品生产厂和专业化协作厂25家,年创工业总产值30亿元。泉州百源船舶重工机械已形成年生产100台套甲板机械生产规模,填补了福建省生产甲板机械的空白。漳州一帆船舶重工、新胜海船业等一批专业分段协作厂已初具规模,年加工船舶分段近10万吨。三明钢铁集团已步入生产船用钢板系列,年生产船用钢板超过20万吨。南平太阳电缆,闽东亚南电机,化工涂料等产品已打入船舶配套市场。
五年来,福建省船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以福建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为主体的船舶出口市场不断拓宽,全省船舶产品出口87个国家和地区。船舶品种多样化、高端化、品牌化。以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三大主力船型为主,大力拓展精、新、特船型,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厦船重工的4900CAR汽车滚装船、马尾造船的700TEU集装箱船、东南船厂的59M海洋多用途工作船等已打出了国际品牌。冠海造船、利亚船业、长兴造船、华海船业、诚丰船厂等一批民营船企也已步入建造海洋工程船系列;福安东明船业出口希腊的3500T化学品船、环澳公司3600立方液化气船的建造成功,标志着福建民营船企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福建成熟产品已进入批量化出口,如厦船重工品牌产品4900CAR汽车滚装船成功交船16艘;马尾造船公司实现出口32艘700TEU集装箱货船;东南船厂59M海洋多用途工作船66艘、3800吨成品油船13艘成功交付;冠海造船公司完成6000VIP海洋供油船6艘,承接8万吨散货船6艘;福州下洋造船总厂成功建造并出口4艘300客位豪华型居住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