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磨料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增材制造将替代切割制造

关键词 增材制造 , 切割 , 机床工具|2015-03-02 08:48:55|来源 网络
摘要 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是机床行业上市公司,沈阳机床也是昆明机床的控股股东。两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可以基本上代表我国机床行业的整体经营状况。虽然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尚未发布2014年度报告...
       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是机床行业上市公司,沈阳机床也是昆明机床的控股股东。两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可以基本上代表我国机床行业的整体经营状况。

       虽然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尚未发布2014年度报告,但是根据两家上市公司的2014年半年度报告和2014年第三季度报告,我们可以预测出两家上市公司2014年营业亏损。

       什么原因造成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的营业亏损?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怎样才能走出经营亏损的困境?我国机床行业未来的经营状况会怎样?我国机床行业的利润增长点在哪里?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先分析世界著名的机床制造商——德国通快集团(TRUMPF Group)2013/2014财政年度报告(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快集团是于1923年创立的家族企业,由Leibinger家族百分之百控股。通快集团管理委员会五名成员全部拥有博士学位。管理委员会主席兼总裁是Leibinger家族女性成员,负责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沟通交流和法律事务。副董事长是Leibinger家族男性成员,领导激光技术部门,负责集团公司的研发。女董事长的丈夫也是通集团公司管理委员会成员,领导集团公司最大的部门——机床制造部门,负责生产、质量管理和采购。

       与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在2014年半年度报告中提出“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机床工具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判断相反,通快集团2013/2014财政年度报告提出“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对激光加工设备的需求占全球总需求的一半以上。” “2013年,德国机械工程行业向中国出口产品价值总额达到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3亿元),占德国机械工程行业出口总额的25%。”“中国激光加工机床市场需求预计将在2014年大幅增长15%。”

       根据对中国市场的判断以及实现“进入一个关键的新细分市场”的战略目标,2013/2014财政年度通快集团完成了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收购——收购中国江苏金方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JFY”)的72%股份。JFY是中国最大的数控板材加工设备制造商,通快集团收购前,JFY年销售额超过人民币16亿元(约2亿欧元);收购后,JFY计划每年销售1500台机床。

       2013/2014财政年度,由于收购JFY,通快集团来自中国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2.8%。在通快集团的销售收入总额中,只有25%来自德国市场;19.3%来自美国市场;来自中国的销售收入只略微低于美国市场,大约4.7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0亿元)。

       2013年度,沈阳机床的机床销售收入34亿元,昆明机床的机床销售收入3亿元。与通快集团来自中国的销售收入相比,“机床工具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判断不准确,应该说低端“机床工具市场需求持续低迷”。

       可见,通快集团对中国机床市场的判断与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截然不同。不同的市场判断必然产生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经营业绩。

       与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的营业亏损状况相反,通快集团2013/2014财政年度的销售收入首次超过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7亿元,按照2014年6月30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1欧元兑人民币8.3946元计算),同比增长10.4%;收到订单27亿欧元,同比增长16.0%;税前利润2.4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同比增长61.2%;税前利润率9.6%。

       为什么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与通快集团的经营状况存在如此大的反差呢?

       我们分析二者的主营产品和销售收入主要来源。

       2014/2014财政年度通快集团的机床销售收入21.5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1亿元),占通快集团销售收入总额86%,同比增长11%。机床销售收入增长主要来自高端激光切割机床(以激光为切割工具的机床),其加工效率超过普通机床的三倍以上。通快集团2014/2014财政年度报告指出:“激光、切割头和光电缆之间最优组合方面的创新”是机床销售收入增长的重要原因。

       2014年上半年沈阳机床的数控机床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总额的71%,昆明机床的74%销售收入来自普通机床。

       激光切割机床的精确度和效率远远超过金属切割工具机床,而且随着下游行业的产品升级换代,普通机床正在被逐步淘汰。这是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与通快集团存在巨大业绩反差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的主营产品与通快集团有如此巨大的差距呢?我们分析二者的研发工作。

       2014/2014财政年度,通快集团的研发支出2.4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0亿元),同比增长15.3%,占销售收入的9.4%;研发人员1530人,占员工总数的14%。

       2014/2014财政年度,通快集团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研发项目——用于机器加工程序的新3D编程软件TruTops Boost。这个新3D编程软件节约了程序员的工作步骤和日常工作,程序员按一下按钮,就会得到一个建议的、自动的程序。

       2014年初,通快集团在激光生产部门创立了一个新部门—— “增材制造”,研发利用激光技术3D打印金属材料机器。

       几年前,意大利最大的激光生产商Sisma公司开始研发用于加工小型金属部件的增材制造机器。十年前,通快集团开始研发加工金属部件的增材制造机器。

       2014年5月,通快集团与意大利Sisma公司建立了合资公司,通快集团占55%股份,Sisma公司持有45%股份。这间合资公司将开发最新一代的3D打印金属部件的生产系统,用于航天、汽车和医疗设备等行业,并且将增材制造机器应用于工业大规模生产,而不仅仅用于制造工业样品。

       2013年沈阳机床的研发支出3.2亿元,占营业收入4.37%,研发成果有卧式铣车复合加工中心、智能化数控机床的开发等。2013年昆明机床的研发支出461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4.34%,研发项目有高精度数控卧式坐标镗床、精密立卧式加工中心技术创新平台等。

       我们正处于“摩尔定理”时代,技术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在机床行业,“增材制造”大范围地替代“切割制造”也许在几年内就会发生。

       由于3D打印金属部件机器使用激光熔化金属粉末,所以激光生产技术领先的通快集团可能成为“增材制造”工业规模化生产的领先者。

       我国科研机构自主研制的3D打印金属部件机器已经用于制造航天部件和国产大飞机部件,但是,尚未进入工业规模化生产。

       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的主营产品可能越来越快地被市场淘汰。如果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的研发现状持续下去,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不可能走出困境。虽然沈阳机床和昆明机床的董事会成员大多拥有机床行业的管理经验,但是他们不熟悉3D打印金属部件技术,很难追赶上迅速发展的3D打印金属部件技术。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磨料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赞(0) 收藏(0)  分享到11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