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昌,有这样一群奋斗者——他们既是建言资政的政协委员,又是实业报国的企业家,他们以委员担当锚定发展坐标,用企业力量激活城市动能。即日起,宜昌政协微信开设“委员企业风采”栏目,带您走进他们的故事。
半导体研磨就像给芯片‘梳妆打扮’,每一道划痕都可能让整片晶圆报废。
初夏时节
重泰研磨工具有限公司
生产加工车间一片繁忙
工人们正有序地进行
超硬磨具、涂附磨具等
产品生产作业
宜昌市政协委员、湖北重泰研磨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强自豪地说, “通过十多年稳扎稳打,企业研磨技术已做到了国内领先,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成为宜昌一个特色产业集群。”
2007年,大学毕业的陈国强进入宜昌一家砂纸厂工作。这个看似普通的起点,却成为他深耕实业的开始。
“当时我们的产品在国外很受欢迎,但销售渠道却打不开。”2008年,陈国强还在砂纸厂工作,他敏锐地发现义乌市场的巨大潜力,带着两名同事奔赴浙江。白天跑客户,晚上整理订单,不到一年就实现销售额800万元。随后,他创立了义乌重泰公司。
但身在异乡,陈国强依旧心系宜昌。2013年,得知五峰民族工业园招商引资的消息,他毅然决定带着全部积蓄,举家迁回宜昌,开启了二次创业。
当地政府实行‘首席服务员’制度,从办证到孩子上学都有人对接。
"陈国强说,这种“保姆式”服务让他坚定了扎根的决心。 "
作为企业创始人,陈国强深知“独木不成林”的道理。他主动担任园区“招商大使”,把自己同行业的同学、亲友都"拉"到宜昌创业。
“从义乌带来的12个骨干,现在全部在宜昌买了房!”陈国强笑着说。他的发小潘鑫辞去北京国企工作,带着父母孩子举家迁到五峰;来自浙江、河南的技术人才也纷纷加入……如今,园区已聚集了8家上下游企业。
在陈国强牵头推动下,五峰磨料磨具科技孵化器成功落地。通过“产业链招商”,迅风智能制造、富士通海绵等企业相继落户,一条完整的研磨产业链正在成型。“目前,我们已计划上市。”陈国强透露。
2023年4月,中国涂附磨具国际论坛在宜昌举行。这场汇聚260名行业专家的盛会,正是陈国强履职成果的生动体现。
"作为政协委员,我要为家乡发展搭桥铺路。"
在他的多方协调下,最终将这一国家级论坛引入宜昌。论坛期间,与会专家不仅探讨行业前沿技术,还走进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青岗岭茶园采茶制茶,带动农产品销售。
"陈国强还通过提案持续呼吁打造“华中研磨中心”,并就宜昌市产业招商提出相关建议。"
从浙江回到宜昌,我切身感受到了宜昌良好的营商环境,见证了宜昌的高速发展,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企业家到宜昌投资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