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断棕刚玉品质,需综合外观特征、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行业规范进行系统评估,具体标准如下:
一、外观特征
颜色优质特征:深棕红色、暗棕色或棕褐色,色泽均匀,透光性良好(阳光下观察呈透明或略带青色)劣质特征: 异常鲜艳、发黑、玫瑰红色,可能含杂质或铁含量过高颗粒形态颗粒应呈规则六角形或球形,大小均匀,无结块或杂质;颗粒越细小均匀,研磨效率越高。
二、物理性能测试
硬度检测使用硬度计(维氏或洛氏)测试,抗压强度需达标;简易测试:手压颗粒置于白纸上,易碎裂表明硬度不足。杂质吸附性用磁铁吸附样品,磁性物质越少说明氧化铝纯度越高,杂质(如铁)含量低。耐磨性与灰分耐磨性可通过磨损试验机对比标准样品;灰分测试:清水浸泡后水面无白色漂浮物为佳。
三、化学成分分析
氧化铝(Al₂O₃)含量一级品:Al₂O₃ ≥ 94-95%(部分高纯品 ≥ 96%);二级品:约 90-80%;三级品:含量更低
铁(Fe)、硅(Si)等杂质需严格控制在低位。
价格合理性
优质品价格偏高(参考:一级品市场价 4500–5500元/吨),低价产品可能掺混次级原料。
注:工业应用中,一级品适用于精密研磨与耐火材料;二级/三级品多用于普通工业场景。
避坑指南
警惕低价陷阱:颜色发黑、不透光或玫瑰红的产品多为劣质品,损耗率高。验证纯度:要求厂家提供第三方成分检测报告,重点核对 Al₂O₃ 和杂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