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磨料磨具网  | 免费注册
远发信息: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磨料磨具行业的一站式媒体平台
手机资讯手机资讯
官方微信官方微信

中国经济迈向可持续增长 专家:唯有深化改革

关键词 中国经济 , 深化改革|2012-09-19 09:52:07|来源 中国网
摘要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近期的经济增速放缓,同时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近日,中国网财经中心举行“辉煌十年&...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近期的经济增速放缓,同时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近日,中国网财经中心举行“辉煌十年”主题论坛,面对经济目前的下滑形势,三位国内一线专家聚论改革话题,认为若要使中国经济走上稳定可持续的长期增长道路,唯有深化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
  “下半年要认真落实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今年8月,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时说。
  在历时八年的争议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有望在今年10月推出。据媒体此前普遍报道,国家发改委已经完成了《方案》初稿的起草工作,目前正在深入征求部级以上官员对《方案》的意见。
  此外,总体方案共涉及十大问题,包括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工资正常增长和最低工资标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收益分享制度、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国有企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管理以及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等。
  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起草工作于2004年启动,2010年初和2011年12月,发改委两次将方案上报国务院,但均未通过,方案迟迟难以出台。“难产”的原因,在《经济参考报》的报道看来,主要是在于它牵涉到了各种利益的博弈,包括权贵利益群体、以垄断利益群体和资源利益群体。
  对此,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认为,居民的收入增长远远跟不上财富增长,“这是一个很大的战略性的问题”,因此必须实行一种新的改革思路,就是使居民增长幅度能够跟上社会财富增长的幅度,“这两个应该同步,现在这个同步化差距比较大,离差越来越大,因此整个社会应该对这个事情引起关注。”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则表示“可能出不了台”,“现在方案的讨论并没有增加居民收入分配的内容,更多的是听取生产和产业部门的意见,一旦听到反对意见可能又感到意外还会推迟。”
  而对于整体方案的最大的突破点,袁钢明认为“很可能应该会在政府的转移方面”。在他看来,关键应该在转移上面多下点工夫,政府增加一些社保医疗等转移,不会直接体现在老百姓的收入提高上,关键是国家对老百姓收入提高上做大的调整,关键是中国劳动工资法,企业要按照定期提高工资这样一个规则来执行,否则收入分配出台与否“没有多大意义”。
  资源税改革时机难得
  近年来,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推进,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2008年国家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配套推出了成品油价格、燃油税和交通收费等三项重大改革。2011年,开展了国内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电价改革也在积极推进。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也于11月1日正式实施。
  “继原油、天然气之后,我国资源税改革需进一步扩大品种覆盖面,关键是如何扩大到煤。煤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由煤到电,堪称国民经济的命脉。把煤炭及其它金属矿、非金属矿的全面资源税改革推出,是一场改革硬仗,” 国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
  同时,今年以来经济增速下行和煤炭市场疲软,煤炭价格大幅度下跌,物价也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现在进行煤炭资源税改革或许正是个时候。
  “它必然触动行业利益,特别是垄断行业及其派生利益群体的既得利益,其在直观形式上,是要触动煤电比价关系和电价形成机制,”贾康表示,“对于资源税改革的时机要掌握好,如今CPI较低的时机十分值得珍惜。”
  近几年,煤电矛盾不断加剧,发电企业频现亏损,局部"电荒"此起彼伏,社会各方面对电力体制改革问题议论颇多,现行的这种电力体制已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重大障碍。
  对此,贾康认为,资源、能源方面的相关改革是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的迫切需要,如不能尽快化解已积累多年的矛盾,革除由基础产品领域引发并传导到全部产业链的粗放、高耗、扭曲、寻租弊端,那么优化结构、走向集约、节能降耗、清廉高效的科学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
  走出经济困境唯有深化改革
  自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时期。
  而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又一次回到8%以下,最新的8月宏观经济数据出炉后,经济“硬着陆”、“软着陆”再次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人民日报》对此认为,毫无疑问,我国已经进入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已成为关系全局的战略抉择。
  “中国现在靠常规宏观政策调整,已经无法扭转经济下滑困境,若要使中国经济走上稳定高速的长期增长道路,也只有深化改革,且要坚持改革。” 袁钢明说。
  袁钢明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秘密或者说诀窍所在,就是民营企业的活力,其脱离了市场管理才出现增长,而不是政府干预的增长,“所以我们觉得中国下一步改革的方向绝对不是继续加强政府控制,而应该是反过来减少、限制、放弃政府的干预”。
  “我们要考虑中国改革应该朝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只有占多数的广大劳动者收入提高,才能保持经济需求,中国高速增长才能够继续推进”,“中国现在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以前靠低成本劳动力,现在则要通过制造业水平提高,档次的升级实现工业化强国或者走出危机”。
  常修泽认为,下一阶段,建立更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更大范围的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新体制,需要有“新的超越”。就是说,不应再是前一阶段思维定式的简单延续和惯性运作,而是需要基于新情况、新矛盾,需要提升为更具时代“大智慧”、更有宏观“大视野”的改革战略。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河南远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磨料磨具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磨料磨具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371-67667020
赞(0) 收藏(0)  分享到11
郑州玉发磨料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