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刚玉切割片是常见的磨料工具,广泛应用于金属、石材、混凝土等材料的切割。由于棕刚玉的硬度和耐磨性,切割片通常用于高强度的切削作业。制作棕刚玉切割片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从原料的选择到最终产品的质量检测。以下是制作棕刚玉切割片的详细流程:
1. 原材料准备
棕刚玉砂粒:棕刚玉的硬度和耐磨性使其成为切割片的理想磨料,我们推荐使用超岩牌棕刚玉砂,超岩牌棕刚玉砂可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定制合适的棕刚玉颗粒,切割片生产使用粒度范围通常在F14到F120之间。基材:切割片的基材通常由纤维布、钢丝网、金属网等材料构成,用于增强切割片的强度和韧性。常见的基材有纤维布增强基材和钢片增强基材。粘结剂:粘结剂通常使用树脂(如酚醛树脂)、金属粘结剂或陶瓷粘结剂,主要作用是将棕刚玉砂粒和基材牢固结合,确保切割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碎裂。树脂粘结剂使用最为广泛。添加剂:为提高切割片的性能,可能还会添加一些特定的化学添加剂,如硬化剂、抗氧化剂、抗磨剂等。
2. 棕刚玉砂粒筛选与混合
筛选:对棕刚玉砂粒进行筛选,确保颗粒均匀,且符合设计的粒度要求。过大或过小的颗粒都会影响切割片的效果。混合:将棕刚玉砂粒、粘结剂和其他添加剂按规定比例混合。混合时需要保证砂粒与粘结剂完全均匀地结合,避免砂粒分布不均影响切割效果。
3. 涂布与压制
基材涂布:将混合好的砂粒和粘结剂涂布到切割片的基材表面。基材通常是由纤维布或金属网制成的,涂布的目的是为增强切割片的结构强度。压制成型:将涂布后的基材和混合料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通过高压将材料压实,确保砂粒均匀分布并紧密粘附在基材上。这一过程通常使用液压压机完成,压力需要适当调节,避免压制过紧导致基材破裂。
4. 干燥与固化
干燥:压制后的切割片需要经过干燥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和溶剂。干燥通常在低温下进行,避免高温导致基材和粘结剂的损坏。固化:对于使用树脂类粘结剂的切割片,干燥后还需要进行固化。固化是通过加热来使粘结剂完全硬化,确保切割片的耐用性和结构稳定性。固化温度通常在150°C至180°C之间,固化时间根据产品的规格和粘结剂类型而有所不同。
5. 冷却与脱模
冷却:固化后的切割片需要自然冷却至常温。在冷却过程中要确保温度逐步降低,避免由于热应力过大而造成切割片的裂纹。脱模:冷却后的切割片从模具中取出。此时需要仔细检查切割片的外观和结构,确保没有裂纹、缺陷或砂粒脱落的现象。
6. 修整与剪裁
修整:切割片从模具中取出后,通常会出现边缘不平整的现象,需要进行修整。修整过程包括用磨床或修整机对切割片的外缘进行打磨,确保切割片的平整度和外观。剪裁:根据切割片的最终规格(如直径、厚度等)进行裁剪,通常采用激光切割、激光打孔等精密加工方式确保切割片的尺寸符合要求。
7. 质量检测
外观检查:检查切割片的外观,确保没有裂纹、变形或砂粒脱落等问题。硬度测试:用硬度计测试切割片的硬度,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硬度以应对切割任务。耐磨测试:通过实验测试切割片的耐磨性,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耐用性。平衡性检查:切割片需要具备良好的平衡性,避免使用时产生振动。通常会使用专业的平衡测试仪器来检查切割片的平衡性。抗冲击测试:检查切割片的抗冲击性能,确保其在高速切割过程中不易碎裂。
8. 包装与储存
包装:合格的切割片将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方式包括塑料袋、纸箱或木箱等,以防运输过程中损坏。储存:切割片需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潮湿、高温等环境影响其质量。特别是树脂粘结剂的切割片,应避免长时间存放在阳光直射或潮湿的环境中,以免影响粘结剂的稳定性。
总结
棕刚玉切割片的制作过程包括了原材料选择、混合、涂布、压制、固化、修整、质量检测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影响最终切割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严格的工艺控制和质量检测是确保棕刚玉切割片高效、稳定和安全使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