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全球钢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冬
受市场需求疲软、成本高企、产能过剩以及环保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各大钢厂纷纷陷入困境,不得不采取关闭、停产和裁员等措施以自救。
在亚洲:韩国的浦项制铁发生火灾导致电力中断,迫使浦项钢铁厂大部分生产线停工。
沙特阿拉伯的瓦塔尼钢铁公司也宣布进行大规模维修工作,停产20—25天。
在欧洲: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如安赛乐米塔尔、蒂森克虏伯等也纷纷关闭或缩减产能。
在美国:美国钢铁公司已无限期关停其花岗岩城工厂的初级炼钢业务,同时延长了伊利诺伊工厂最后一个运营高炉的停产期限。
PART.02国内钢铁行业同样面临巨大压力,20多年未见之困境!
“产能过剩加剧,国内需求不足,出口大幅增长,钢铁市场原材料价格坚挺,成品钢价持续下行,行业利润微薄。”其中铁矿石价格创年内新高,焦炭价格完成三轮提涨,废钢价格呈小幅上涨走势,成本给予钢材价格一定支撑,但成本上涨幅度大于钢材价格涨幅,产品利润空间收窄,单位资源边际贡献环比下降。
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联席会长李刚在一场会议中介绍道,“目前整个钢铁产业链特别是钢铁企业亏损严重。据统计,目前加工企业包括生产端长流程、短流程有两千家钢铁加工企业,亏损面达到70%以上,规模以上的企业500家,亏损面达80%;钢铁企业上市公司有38家,1-9月份真正实现盈利的企业只有8家。”
全行业进入大面积亏损状态,钢铁行业的“寒冬”无情碾压着各钢企的生存空间,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已悄然展开,停产倒闭、兼并重组的浪潮再起。
相关人士预计,此次钢铁“寒冬”周期会更长,更惨烈。在未来几年里,会有30%、40%甚至50%的钢铁企业将被市场竞争淘汰。
通过SMM对2023年投产&退出的高炉数据整理来看,2023年已经投产高炉为19座,有2座计划于年底前投产,共计产能3304万吨,仅完成了计划投产的36.94%。已经退出高炉29座,有2座计划年底新高炉投产后退出,共计产能2375万吨,完成了退出计划的31.2%。
业内人士认为近两年钢铁行业经营状况称之为20多年来最差时期毫不为过。他表示,这次的困难与以前两次大不相同,那时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钢铁业正值黄金发展期,通过不断拉动的需求增长,钢铁行业能够轻易摆脱困难期。随着中国经济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钢材需求见顶回落。
但同时,由于出口超预期,2023年钢铁整体产量并没有大幅下降,并带动铁矿石供需双增。在宏观预期和高去库速度带动下,铁矿石价格较高,同时焦煤价格也处在历史高位。钢铁产业链利润被上游原燃料吃掉大半,钢企利润微薄。
从行业营业数据来看,钢铁行业今年的各项指标也出现了同比下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营业收入4.66万亿元,同比下降1.74%,利润总额621亿元,同比下降34.11%,平均利润率仅为1.33%。
2022年钢铁行业利润较2021年峰值下降超九成,业内曾称行业寒冬已至,而今年钢铁行业的“寒意”似乎更重了一些。有分析师表示“今年钢厂大多数月份处于亏损状态,仅四季度钢价上涨时,钢厂利润有所恢复,因此预计全年钢铁行业利润水平比2022年更差。”
面对寒冬到来,国内不少钢厂发布检修信息,其中包括不少“大厂”。不少钢厂也已经停产放假,甚至一些大型钢厂也因各种原因被迫减产或停产。
钢厂在此时选择停产检修,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内卷,避免出现越生产越亏损的局面,对陷于囚徒困境的钢铁行业而言,加强自律,避免无序竞争和非必要失血性生产,以技术创新夯实产品核心竞争力,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高效化、智能化转型,坚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或有助于摆脱现阶段钢企经营所面临困境。
这一轮钢铁寒冬的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超出了行业的预期。在环保压力、能源成本上涨和国际贸易环境复杂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
对于钢企来说,寒冬远远没有结束,而或许只是个开始……
PART.03产品结构转型是钢企必然选择
钢材消费总量已达峰,下降是必然趋势。产品结构调整的快慢和成败,决定着各钢企未来的市场竞争力,事关钢企的生存发展。产品转型升级是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正如陕钢汉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永平对控亏扭亏所提到的相关措施所言:“要坚定中厚板、优特钢和精品建材的产品结构转型思路不动摇,加快产线和品规优化,下大气力提升钢后降本创效水平。要充分发挥研产销一体化作用,主动开拓市场,重点做好新产品自主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加速推动转型升级”。在当下严峻的形势下,产品结构转型和降本增效成为钢企扭亏为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当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困局,山西宏达钢铁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我国第一条100万吨薄带铸轧生产线、投资1.5亿元实施轧钢二厂升级改造,研发全国一流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薄带和品种钢的重大突破,进一步满足中高端市场需求。
11月16日,中冶沈勘秦皇岛公司承建的唐山首唐宝生功能材料有限公司950mm热轧合金带钢工艺升级项目EPC总承包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该产线主要生产特种板带和新能源用钢,同时为旭启金属光伏项目提供原料,整条生产线完成后将达到年产热轧钢卷220万吨。该项目热轧产线机械设备、电控系统及辅助设备均采用了当前国际国内先进的装备与技术,项目的建成将推动唐山市钢铁产业向高端、智能化转型。
11月19日上午,中冶赛迪集团与酒钢集团签订酒钢炼轧厂工艺装备提升及产品结构调整项目炼钢连铸、4200mm宽厚板单项工程EPC总承包合同。该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重点解决产能置换及合规改造问题,二期根据榆钢及本部高炉产能置换情况开展优特钢等产品结构调整。二期建设一条双高棒生产线及配套公辅设施。炼钢连铸工程、4200mm宽厚板工程分别将于2025年5月30日、2025年9月30日投产。
在当前严峻形势之下,有的钢企控亏扭亏,有的钢企则通过产线的新建和改造,开始大刀阔斧的产品结构转型。目前钢材消费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建筑业用钢总体占比下降,钢结构以及制造业用钢增长明显,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带动钢材高端化发展。在此情况下,改变现有的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是钢企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钢铁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后市展望:需求底部修复,供给重回压降,钢价先低后高
展望2024年,钢铁需求端,地产用钢修复仍较缓慢,基建仍将托底用钢需求。地产用钢方面,政策多管齐下,购房环境十分宽松,房企融资将在金融支持下率先好转,但销售和新开工的回暖仍需居民购房信心修复、房企重拾扩张动能。近两年房企土地储备不足,新开工面积增速转正可能要到2024年下半年。预计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用钢需求继续低迷,下半年有望转正。
基建用钢方面,稳增长压力仍大,财政托底预期较强,基建投资有望高增长,提振钢材需求。汽车用钢方面,汽车需求的内生动能不足,增速可能滑坡,汽车用钢增长有限。
钢铁供给端,预计“双碳”目标下,产量将回归压降逻辑,全年粗钢产量不会高于2023年,当前钢厂利润极度低迷,扩产动能较弱。
铁矿石方面,终端需求和粗钢生产端均不支持铁矿石需求上升,供给端维持宽松。当前矿价上涨幅度已较大,严重挤压钢企利润空间,继续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回调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