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简介

       早期磨具配方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技术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拟定;另一种方法是转抄其他厂使用过的配方并加以适当修订。这两种方法只能是具有长期生产经验的技术人员才能掌握,而对于刚开始接触磨料磨具事业的初学者则会感到束手无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磨具配方设计工作的发展,特别是对技术力量薄弱的中小厂影响更大。1963年刚接触配方时感触更大,因而想利用数学公式通过主要参数设计磨具配方,通过40多年的不断研究改进我们提出了磨具配方设计的第三种方法,即利用数学公式通过主要参数在微机上进行系统设计的方法。

        配方的系统设计虽经十数年的研究,但这个问题的真正的解决是在应用微机之后才出现了转机。上世纪80年代初流行的APPLE-2、486、586等机型,使用BASIC程序。1984年李印江教授在郑州机专(现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工作,磨料磨具系与计算机系合作编制了第一批BASIC语言配方设计程序,并由郑州机专和中磨公司分别在各地举办了数期配方设计学习班,受到行业的好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性能强大的新的机型,特别是出现了优秀的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而传统的BASIC程序因其使用不便而被束之高阁而不用,直到今天李印江教授在磨料磨具网与靳士威程序工程师合作完成了配方设计WEB应用程序的改造,并根据磨料粒度的粗细、结合剂性能的不同对公式做了新的调整,并增加了树脂磨具的配方设计程序,而且这一配方设计程序还可以使各厂的技术人员在互联网上得到帮助,希望这一工作能对固结磨具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李印江

       李印江,男,教授级高工,196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主修电化学和硅酸盐专业。毕业分配到第一砂轮厂(沈阳苏家屯砂轮厂),从事磨料磨具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

       1980年调郑州工作,先后担任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材料学院副主任和中国磨料磨具进出口公司技术部主任。期间曾开办过“磨料磨具职工大学”,并与沈阳第一砂轮厂举办过“磨料磨具中专”,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磨料磨具制造专业人才。
          李教授长期从事普通磨料固结磨具制造工艺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钟爱磨料磨具专业,先后编撰出版过多部磨料磨具专业著作,主要有:《磨料磨具技术手册》、《材料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磨料磨具条目》、《陶瓷结合剂砂轮配方》、《磨具配方的选择与调整》、《陶瓷树脂磨具废品分析论文集》、《磨具配方设计论文集》、《陶瓷树脂磨具废品分析》、《普通磨料陶瓷、树脂结合剂磨具配方设计程序》、CBN和金刚石低熔陶瓷结合剂配方设行程序》。为我国磨料磨具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受业界人士的爱戴和敬重。现任《磨料磨具网》技术顾问。

相关报道

应用实例

程序演示文稿

相关视频